首頁|新聞|快訊|醫(yī)訊|資訊|頭條|健康|科技|旅游|經濟|娛樂|投資|文化|書畫

當前位置:中華健康網 > 健康快訊 >

“引航計劃”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

時間:2025-04-11 10:01:21   來源:中國青年報

  “姐姐,謝謝你的幫助,老師說,只要我好好練習,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可以出徒,到團委推薦的化妝崗位進行實習實踐了。”收到小王同學發(fā)來的微信,董陽陽難掩激動,“這兩個月的奔波總算沒有白費”。

  為落實中央部署和山東省委要求,應對當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形勢,切實履行好新時代共青團職責使命,2024年11月,團山東省委啟動實施“引航計劃”——重點未成年人群體關愛項目(以下簡稱“引航計劃”)。

  該項目以“14-16周歲義務教育階段后不在學的重點未成年人群體”為關愛對象,通過組織各級團干部、青聯(lián)委員、青企協(xié)會員、鄉(xiāng)村好青年等優(yōu)秀青年群體組建“引航小組”的形式,與服務對象進行精準結對,提供“思想引導、學業(yè)倡導、職業(yè)指導、心理疏導、行為勸導、生活幫導”等“6+X”關愛服務。

  作為“引航計劃”7個試點縣(市、區(qū))之一,團棗莊市嶧城區(qū)委組建了165人的“引航員”志愿團。董陽陽便是其中一員。

  “我第一次以‘引航員’的身份走進小王同學的家中時,她眼神里充滿了困惑,面對來訪顯得有些拘謹,甚至有些排斥。”雖然吃了“閉門羹”,但董陽陽并沒有灰心,“不能急于直接問需求”。接下來,她不斷調整策略,陪小王同學整理房間,聽她講學校里的故事,聽她傾訴對父母關愛的渴望……漸漸地,董陽陽走進了小王的內心世界。

  “我想學手藝,但是得不到家里的經濟支持,同時也不知道學什么。于是,我習慣把自己封鎖在自己的世界里,整天在家無所事事。”小王慢慢向“引航員”董陽陽敞開心扉。

  了解到小王的實際需求后,董陽陽邀請她參加“引航計劃”青少年成長營,通過沙盤游戲和團體輔導等方式,讓她逐漸學會表達情緒;通過“引航計劃”的資源庫,為她定制化妝技能培訓課程,并聯(lián)系了一名大學生志愿者每周進行遠程心理輔導。

  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,小王已初步掌握化妝的相關技巧,前兩天幫帶老師告訴她不久后就可以開始實習實踐了。聽到這個消息后,小王第一時間給董陽陽發(fā)了微信。

  小王并非個例。調研發(fā)現(xiàn),有的孩子因為家庭破碎、親情缺失,或因監(jiān)護人監(jiān)護能力欠缺,致使學習和生活保障不足,普遍存在性格孤僻、自卑等問題,導致厭學、沉迷網游,甚至過早養(yǎng)成抽煙、喝酒等不良習慣。他們特別需要社會的關愛和幫扶,這就牽扯到“幫扶誰、誰來幫、怎么幫”的問題。

  團棗莊市嶧城區(qū)委立足本地實際,扎實推進摸排建檔、隊伍組建、精準施策等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,聯(lián)合教育、公安等部門,以初中畢業(yè)后未繼續(xù)就學的未成年人群體為工作切入點,重點面向監(jiān)護缺失、心理失衡、生活困難、存在不良行為或者苗頭傾向的未成年人以及留守兒童、孤兒、事實無人撫養(yǎng)兒童、重點困境兒童等,通過摸排核實信息,分析學生近況、成長背景和性格特點等,并結合未成年人實際需求,最終確定首批關愛對象53人,精準定位“幫扶誰”。

  同時,團棗莊市嶧城區(qū)委組建以團干部、青聯(lián)委員、青企協(xié)會員、鄉(xiāng)村好青年等為主體,心理咨詢師、社會工作者、志愿者等群體加入的“引航小組”15個,形成“1個小組結對3-4名未成年人”的幫扶網絡,有效解決了“誰來幫”的問題。

  針對“怎么幫”這一關鍵問題,“我們實施有專業(yè)力量、有措施清單、有過程管理、有評價機制的‘紅黃綠三色臺賬’,探索‘一手一篩一核’的動態(tài)管理模式,對重點未成年人逐人建立引航檔案,按照有意愿繼續(xù)受教育、有意愿就業(yè)創(chuàng)業(yè)、有心理問題、有不良行為傾向及生活困難等情況分類歸檔處理,常態(tài)化落實‘一對一’關愛幫扶。”團嶧城區(qū)委相關負責人介紹。

  “我們的角色介于老師、朋友與家人之間,需要用耐心和專業(yè)知識,為這些孩子點亮一盞燈。”從“送溫暖”到“聽心聲”的破冰,再到鍛煉技能、突破自我的定制幫扶,最后到幫扶對象看得見的改變,董陽陽越發(fā)感到作為“引航員”的責任與使命。

  “有人問我:‘引航員’的工作辛苦嗎?當然辛苦,寒風凜冽去家訪、清晨聯(lián)系幫扶青少年參加活動、為協(xié)調資源不斷奔波……但當我看到像小王一樣的孩子眼神明亮如星時,我懂了,我們不僅是‘解決問題的人’,更是‘播種希望的人’。”董陽陽說。

  截至目前,包括嶧城區(qū)在內的7個試點縣(市、區(qū))共對2576名未成年人開展精準入戶摸排,確定首批關愛對象1222名,靈活采取“一對一”“一對多”的形式,對關愛幫扶對象開展精準結對,共開展集中關愛活動83場,建設實體化陣地48個、實習實踐基地34個,59名關愛對象通過幫扶引導重返校園,其余的正通過跟班學習、實習實踐、自學等方式了解掌握職業(yè)技能。

  下一步,團山東省委將在全省范圍內有序開展摸底排查、人員發(fā)動、結對匹配、關愛幫扶等工作,推動“引航計劃”成為共青團主導、部門聯(lián)動、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公益性項目。

  “我們將按照‘每周有見面、每月有活動、每季有回訪’的要求,有效發(fā)揮試點的示范、突破、帶動作用,不斷健全完善關愛幫扶體系,利用1-2年的時間,切實幫助服務對象解決其在返校就學、職業(yè)規(guī)劃、心理行為、生活困境等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,為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、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貢獻青春力量。”團山東省委相關負責人表示。

(責任編輯:華康)

熱點聚焦

最新閱讀

熱門排行